色彩心理是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。不同波長的光作用于人的視覺器官而產(chǎn)生色感時,必然導致人產(chǎn)生某種帶有情感的心理活動。人們在面對某種色彩時,往往會根據(jù)與之相關聯(lián)的經(jīng)驗而衍生出各種心理活動,產(chǎn)生色彩的聯(lián)想。當某種色彩的聯(lián)想具有普遍的共同性,并經(jīng)過歷史文化的傳承而形成特定的觀念,達到約定俗成的共識時,這種色彩就具備了象征的意義。
色彩的生理效應來自色彩的物理光對人的生理環(huán)境產(chǎn)生的直接影響。例如,公眾處在紅色場景中,脈搏會加快,情緒會比較興奮;而處在藍色場景中,脈搏會減緩,情緒也會比較沉靜。
當人的大腦皮層對外界刺激物的分析、綜合發(fā)生困難時就會產(chǎn)生錯覺;當當前知覺與過去經(jīng)驗發(fā)生矛盾,或者是思維推理出現(xiàn)錯誤時薪會引起幻覺。色彩所帶給人的不同感受,正是由于視覺經(jīng)驗的積累和對色彩產(chǎn)生聯(lián)想作用的結果,也是色彩對人的心理和生理產(chǎn)生作用的結果。
1、色彩的冷暖感
色彩的冷暖感與明度和純度有關。高明度的色彩一般有冷感,低明度的色彩一般有暖感;高純度的色彩一般有暖感,低純度的色彩一般有冷感·無彩色系中白色有冷感,黑色有暖感,灰色屬于中性色。
2、色彩的空間感
色彩的空間感與色的明度、純度、面積的大小等有關。不同的色彩給我們的空間距離感不同。從明度上看明度高的紅色和黃色向我們靠近,有突出、前進的感覺,明度低的藍色和紫色離開我們而遠去,給人以一種隱蔽、后退的感覺;從純度上看,純度高的色彩有前進感,純度低的色彩有后退感;從色彩的面積來看,面積大而且完整的形有前進感,面積小而且分散的形有后退感。
3、色彩的膨脹和收縮感
色彩的膨脹與收縮感與色相、明度、純度有關。從色相上看,長波長的紅、橙、黃等色彩具有膨脹感,短波長的藍、紫等色彩具有收縮感;從純度上看,高純度的色彩具有膨脹感,低純度的色彩具有收縮感;從明度上看,高明度的色彩具有膨脹感,低明度的色彩具有收縮感。
4、色彩的進退感
色彩的進退感產(chǎn)生的原因是各色色光的波長不同,而晶狀體的調(diào)節(jié)能力又有限,所以各色在視網(wǎng)膜上成像位置也不同。長波長的色在視覺上比實際距離感覺近,稱前進色;短波長的色在視覺上比實際距離感覺遠,稱后退色。色彩的進退感與色相、純度、明度有關。從色相上來看,長波長的紅、橙、黃等色彩具有前進感,短波長的藍、紫等色彩具有后退感(有彩色具有前進感,無彩色具有后退感);從純度上看,高純度的色彩具有前進感,低純度的色彩具有后退感從明度上看,高明度的色彩清晰、明快,具有前進感,低明度的色彩模糊、暗淡,具有后退感。色彩的進退感在展示設計中有著廣泛的應用。
5、色彩的興奮與沉靜感
不同的色彩被感知后,會讓人產(chǎn)生不同的情緒。凡是讓人感到興奮、鼓舞的色稱為興奮色,如一些高明度、高純度的或者屬于暖色系的顏色;凡是讓人感到傷感、消沉的色稱為沉靜色,如一些低明度、低純度或者屬于冷色系的顏色給人興奮感也不會給人沉靜感,屬于中性色。
6、色彩的華麗與樸素感
色彩的華麗與樸素感與色相、純度、明度等有關。純度高、明度高、彩度高的色彩具有華麗感,而明度低、純度低、彩度低的色彩具有樸素感。色彩進行組合時,對比強烈的配色具有華麗感,反之則顯得樸素。
7、色彩的明快與憂郁感
色彩的明快與憂郁感與明度、純度有關,明度高而鮮艷的色彩具有明快感,深暗而混濁的色彩具有憂郁感;低明基調(diào)的配色易產(chǎn)生憂郁感,高明基調(diào)的配色易產(chǎn)生明快感;強對比色調(diào)具有明快感,弱對比色調(diào)具有憂郁感。
8、色彩的味覺感
色彩搭配豐富的食物之所以會引起人的食欲,是因為色彩具有味覺感。一般來說,白色、黃色、橙紅色具有甜味,咖啡色、褐色具有澀味,黑色、藍紫色具有苦味青色、藍色具有咸味,紅色具有辣味。
9、色彩的季節(jié)感
在展示設計中,如果想表達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的主題,可以通過強化主色調(diào)來實現(xiàn)。例如春天讓人聯(lián)想到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,陽光明媚,植物發(fā)芽、開花,因此春天的主色調(diào)是黃綠色;夏天的陽光格外燦爛,由于光線與陰影的對比強烈,使得色彩多呈現(xiàn)出高彩度的色相對比,并以大紅深綠、艷藍、青紫等為主要色調(diào);秋天是收獲的季節(jié),空氣清澈透明,色彩多為橘色、咖啡色、梨色等各種果實的顏色,樹木也從綠色變?yōu)榧t、橙、黃和低彩度的棕褐色;冬天的天空灰蒙蒙的,略帶藍色和灰色的色彩是冬季的主要色調(diào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