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冠肺炎疫情下,人們的活動范圍受限是一個明顯特征,會展作為客流密集型產業(yè)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。在這種情況下,是否開始運用VR技術成了需要探討的問題。
會展行業(yè)開始應用VR技術的三點思考
![](http://m.bwro.cn/upo/201507/0110291889431.jpg)
第一,將會展VR化。這個已經實現了,如上文提到的上海進博會等展會現場都采用了VR技術。當下,很多展覽館、博物館也都做了VR,比如國家會議中心,最早用的3D建模,現已改成VR全景;再如人們熟悉和喜愛的北京故宮博物院制作的“全景故宮”。
第二,推動參展企業(yè)應用VR技術,這是目前可行的。此前企業(yè)參展帶的是產品,產品是技術結晶,其背后包括的生產廠房、機器設備、技術工藝、經驗積累、科研人員等,這些綜合起來的結晶才是產品。而傳統(tǒng)模式更多的是展示產品,背后的東西沒有辦法搬到展會上。如果采用VR模式,就能將企業(yè)整體實力進行充分展現。此外可以通過VR技術降低企業(yè)成本。這里舉兩個小例子。一是某家企業(yè)每年須接待數十次國外訪客,每次外賓一來,就先飛北京,再飛山西、成都、揚州……接待費用很高,若使用VR模式,就可以把不太必要的線下活動改為線上展示體驗,將極大地降低成本。二是 筆者發(fā)現外貿行業(yè)終端客戶越來越多,其區(qū)別在于,之前外貿大多是代理商采購,現在是終端客戶采購。境外終端采購商受限于成本,不會來國內走訪一圈才下單,他們通過展會現場采買樣品或通過阿里等電商平臺下單采買,如果采用VR技術進行宣傳推廣,將會切實有效提高成單量及成單率。
第三,展會平臺VR化,或者VR參展平臺化。會展的本質是平臺,展會平臺VR化,筆者能想到且利用現在階段技術上能實現的是,讓參展商在參展期間設置直播人員和客服人員,通過“VR展示+線上直播”方式服務線上觀眾。VR參展平臺化可能暫時無法完全實現,但很多中小企業(yè)由于成本等原因無法參加國外展會這個問題又確實存在。假如西麥克在每年參加的“100+”展會中都設置一個VR展臺,把中小企業(yè)要展示的信息放到VR眼鏡中進行展示,又或等技術發(fā)展到一定程度后,觀眾通過VR設備與虛擬站臺的參展商進行互動,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。再如,遇到類似這次疫情的突發(fā)事件,人員到不了展會現場時,也可以考慮通過VR進行展示交易,至少也能獲取展會現場的信息。